最后冲刺 考生及家长应以平常心“笑迎”高考

2016-11-04 12:25:46来源:网络

  考生:调整心态从容应对

  活动当天很多与会家长表示临近高考孩子出现疲劳困倦、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还有的考生情绪差、紧张、焦虑、记忆力下降。王教授指出这是考前焦虑的典型表现。关于考前焦虑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第一个就是缺乏自信。缺乏自信心而怯场的考生在平时学习中,有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复习又不充分;有的同学考前准备很充分,却仍害怕遇到会使自己失败的难题。于是,难题就成为引起他们情绪紧张的信号。其次,学习方法不科学。临考前用脑过度和一些学习方法不科学的学生,不懂得时间的合理利用,越是临近考试就越日以继夜地复习功课,直到临考试的前一天晚上还开夜车学通宵。由于睡眠严重不足,大脑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头昏耳鸣,神经活动机能减退,使得答题出现障碍。王教授出示一份调查显示,61%的中学生在考试之前都有情绪不良反应,58%的中学生在考试之前都有适应不良反应,这两种心理问题逐渐高于抑郁症和焦虑症。有25%左右的高考生被各种心理障碍所困扰,并且随着考期的逼近,这种紧张和压力甚至使人精神崩溃,这绝非威严耸听,这是摆在每个考生面前的现实问题。

  有些同学往往对自己要求很高,希望自己十全十美,表现在考试中就是对每次考试都要求比别人考得好,小小的失败都可能导致很大的情绪反应。而一旦面对不太有把握的考试时,便会产生严重的焦虑情绪。事实上,目前冲刺阶段,大部分学生的文化知识准备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此时心理状态和身体状况是否良好,在考试时是否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至关重要。王教授建议考生们了解引起焦虑的主要原因,明白了考试焦虑的实质和产生的原因之后,从容地面对高考。

  调整:回归课本放下焦虑

  说到即将到来的高考,王教授建议广大考生学习应该回归教材,对比往年试题,掌握考试技巧。高考很大程度上不是在比谁懂得多,而是在比谁出错少,如果考生能保证会做的题能拿到95%的分数,那么他就是成功的。重新回归课本,弄清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理解最基本的知识和道理,这往往会使正在复习的考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针对不同层次的同学,王教授给出了不同的建议,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在这个阶段,适当做一些学科内综合题,以获得冲击高分的资本。针对平时学习成绩一般的考生,建议一定要稳扎稳打,努力将知识体系构建得更加完整,多做一些基础题,在做题的过程中找出知识漏洞,及时补上。除老师留的题必做外,可以有选择性地做一些高考真题,在规定时间内找一找高考的感觉,体会一下高考试题有什么特点,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

  在技巧运用方面,卷子发到手上的时候,考生一定要先稳定自己的情绪,然后快速通览试卷,看题型和题量,对试题的难度做到心中有数。针对答题过程中的顺序和答题速度,考生一定要先做耗时少得分快的基础题,把耗时长得分难的题放到后面做,遇到不会的题,不要慌,先行放过,在后面的答题过程中可能会灵感迸发,切忌不要赌气,不顾时间和其他的题,无原则地蛮干。

  那么如何对待焦虑呢?王教授给出五点建议:

  第一,正确对待别人评价。有的考生考试前和考试中总在想,考不好家长、亲朋好友和同学将怎样看待我,因而引发或加重考试焦虑。考试是自己的事,只要尽心尽力去考就该心安理得,不必受他人的言论影响。

  第二,正确对待自己的水平。有些同学产生考试高度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脱离自己学习实力的情况,盲目地与实力强的同学去攀比。由于学习实力达不到,必然增加紧张与烦躁情绪。因此正确对待自己学习实力,适当地要求自己的考试成绩,是防范考试焦虑的重要对策。

高中一轮复习资料大放送

本文关键字: 高考心理 高考冲刺

扫码关注回复【中小学】免费领取

领取中小学全科资料和五年高考真题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小初高全科知识合集+暑假预习资料包

扫码下方二维码领取

更多>>
  • 07月23日-07月31日

    高三数学暑假班

    梳理三角形、立体几何等内容,总结常用做题方法

    价格 : ¥880元

    购买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