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2016高考自然地理答题技巧

2016-04-07 12:00:00来源:网络

  ☆山脉处气温较两侧低:等温线由低温凸向高温。如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武夷山等。
  ☆山脉背风坡由于焚风效应使气温升高:等温线由高温凸向低温
  ☆山地(丘陵、土丘)地形:等温线闭合,中间低四周高
  ☆盆地(谷地、洼地)地形:等温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在海洋上,等温线发生弯曲,通常是洋流因素影响的结果。
  ☆寒流流经处气温较两侧低:等温线由低温凸向高温。
  ☆暖流流经处气温较两侧高:等温线由高温凸向低温。(洋流的流向始终与等温线的凸向一致)
  (二)等降水量线
  1、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大
  ☆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
  2、判断海陆影响
  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且自沿海向内陆递减,说明降水量受海陆因素影响。
  3、判断地形影响
  ☆等降水量线大致与山脉走向平行,说明降水量受地形(山脉)影响。
  ☆ 山脉迎风坡,降水量大;山脉背风坡,降水量小。
  4、判断内陆地形
  等降水量线呈封闭曲线,降水少,说明地形闭塞,深居内陆
  5、判断洋流影响
  ☆ 暖流流经的沿岸地区,气温比同纬度的地区气温高,水汽含量多,且暖流对大气底部有加热作用,易使空气产生对流,降水增多;
  ☆ 寒流流经的沿岸地区,气温比同纬度的地区气温低,且寒流对大气底部有冷却作用,不利于空气产生对流,降水偏少
  6、判断大气环流影响
  三圈环流:
  ☆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
  ☆ 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 温带大陆西岸受来自海洋西风带控制,降水多,若受地形的抬升作用,降水更多;
  ☆亚热带大陆东岸受季风或来自海洋信风带控制,降水较多;若有地形的抬升作用,则降水更多。
  季风环流:
  ☆ 夏季风控制,降水多;
  ☆冬季风控制,降水少;若冬季风跨越辽阔的海洋,并有地形的抬升作用,则降水也可能多。
  7、判断城市影响
  ☆城市有“雨岛”效应,则等降水量线越往城市中心,数值越大。
  ☆城市“雨岛”效应的成因:盛行上升气流;多凝结核;高大建筑物阻滞天气系统等。
  (三)水平面等压线
  1、判断气压系统
  高压中心: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低压中心: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压脊:高压凸向低压处
  低压槽:低压凸向高压处
  鞍形区:两侧气压高,两侧气压低,对称分布

扫码关注回复【中小学】免费领取

领取中小学全科资料和五年高考真题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小初高全科知识合集+暑假预习资料包

扫码下方二维码领取

更多>>
  • 07月23日-07月31日

    高三数学暑假班

    梳理三角形、立体几何等内容,总结常用做题方法

    价格 : ¥880元

    购买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