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2016高考自然地理答题技巧

2016-04-07 12:00:00来源:网络

  二. 天气气候类
  1.对流层特点的表述:
  (1)气温垂直变化: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2)运动特点:对流运动显著;
  (3)天气现象: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4)应用:
  ①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为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
  ② 对流运动旺盛对登山的影响,(地温最高时,对流运动旺盛;)
  ③飞机飞行高度与飞机遭受的气流状况与此有关。(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可达17~18千米,中纬度地区为10~12千米,高纬度地区为8~9千米。)
  ④ 逆温影响大气污染的扩散;
  2.大气受热过程的表述: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被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大部分被地面吸收,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
  影响大气削弱作用的因素:太阳高度角、海拔高度、天气状况(云量\尘埃)
  应用:①12时太阳高度最高,13时地面温度最高,14时气温最高。
  (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也是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直接原因。)
  大气保温作用原理的表述: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的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地面辐射的长波辐射几乎全部被大气吸收。大气增温的同时,又以逆辐射的形式把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影响大气保温作用的因素:大气密度(海拔)、大气成分(温室气体)、水汽含量(云量)
  应用:“露重见晴天”“十雾九晴”,说明天气晴朗的夜间,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地表降温快,常出现露、霜以及雾等现象。
  3、昼夜温差大小原因的表述: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弱来解释
  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下垫面热力性质(陆地>海洋;沙漠>森林)
  地形地势(高原>平原)、天气状况(晴天>阴天)
  应用:①大气的保温效应---温室大棚
  ②昼夜温差大的地区作物产量大、哈密瓜甜的原理。
  影响年温差大小的因素:①纬度(高纬大于低纬)②海陆分布(大陆大于海洋 ③气候(干旱气候区大于湿润气候区)④地形(平原大于同纬度高原)
  4、锋面系统天气的表述
  (1)冷锋天气的表述:
  ☆冷锋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好。
  ☆冷锋过境时,有大风、多云,雨雪等天气变化,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冷锋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雨区主要在锋后】
  (2)暖锋天气的表述:
  ☆ 暖锋过境前,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好;
  ☆ 暖锋过境时,云量增多,有连续性降水,
  ☆暖锋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雨区主要在锋前】
  5.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系统天气的表述
  (1)气旋系统:中心气流上升,常出现阴雨天气。
  (2)反气旋系统:中心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3)应用:
  ①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冷性高压控制下天气寒冷干燥晴好。
  ② 夏威夷高压(副高),暖性高压控制下天气高温干旱晴好。
  ③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副高影响
  6.气候类型分布的表述:【南北半球、纬度范围、海陆位置(大陆东、西岸、内陆)】

扫码关注回复【中小学】免费领取

领取中小学全科资料和五年高考真题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小初高全科知识合集+暑假预习资料包

扫码下方二维码领取

更多>>
  • 07月23日-07月31日

    高三数学暑假班

    梳理三角形、立体几何等内容,总结常用做题方法

    价格 : ¥880元

    购买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