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考点大串讲(28)

2015-03-30 10:47:42来源:网络

  2015年高考已经进入紧张的备考阶段,面对2015年高考的来临,考生们该如何进行复习?新东方在线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5年高考各科辅导资料,帮助高三考生进行2015高考复习,以下是《2015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考点大串讲(28)》,供大家参考,更多高考备考资料请关注新东方在线高考网。

  (五)考点3:戊戌变法

  1.戊戌变法的背景

  (1)民族危机:甲午战争的惨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2)经济基础: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基础:西方近代思想传入,资产阶级维新思潮的兴起。▲康、梁等维新人士的政治主张: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①康有为:用西方资产阶级的进化论和自由平等的学说作武器,结合儒家经史,对恪守祖训不可变的封建传统理论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奠定了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②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猛烈抨击封建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强调非“变”不可,主张学西学、废科举、兴学校、育人才。

  2、戊戌变法的过程(1895-1898年)

  (1)开始: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领导发动“公车上书”,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始,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维新变法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

  (2)发展:①概况:A.创办报纸: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了维新派的第一份报纸《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由梁启超等人编辑撰稿,宣传西学,鼓吹变法。在上海创办《强学报》后改为《时务报》,发行最为广泛;湖南的改良派还办了《湘报》。

  B.组织学会:1895年在康有为在北京组织了维新派的第一个政治团体强学会,后康又在上海组织了强学会,1898年4月康有为发起建立保国会。

  C.创办学堂:湖南长沙创办了“时务学堂”。

  D.上书请愿:1898年上清帝第五、六书。

  ②影响:传播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启发了民智的作用;制造了舆论和组织了力量。在此基础上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维新运动勃然兴起。

  (3)高潮:百日维新(1898年)

  ①原因:德国强占胶州湾,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各种力量的推动:中国知识分子高涨的爱国热情,一些封疆大臣想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光绪皇帝不愿意做亡国之君,也想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权,自己能真正掌权。

  ②施政纲领:《应诏统筹全局折》。(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变法措施。)

  ③时间:1898年6月11日(《定国是诏》)——9月21日(农历戊戌年)

  (来源:新东方在线论坛)

  更多2015年高考备考资料高考语文高考数学高考英语公式定理高考满分作文高考模拟题高考真题,请关注新东方在线高考网(http://gaokao.koolearn.com/)。

预约体验高中一对一精华课

扫码关注回复【中小学】免费领取

领取中小学全科资料和五年高考真题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小初高全科知识合集+暑假预习资料包

扫码下方二维码领取

更多>>
  • 07月23日-07月31日

    高三数学暑假班

    梳理三角形、立体几何等内容,总结常用做题方法

    价格 : ¥880元

    购买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