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备考:历史答题模型或公式集锦

2014-10-28 13:40:04来源:天利考试信息网

  六. 史观、史识、史法

  1。史观是观察与解读历史的基本模式;多面、多视角、多元化史观;加强通史课堂渗透和史学新观点渗透。

  革命史观(阶级斗争) 包含唯物史观(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

  文明史观(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物质、政治、精神、社会和生态文明)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近代化史观(政治、经济、思想)

  社会史观(关注下层和平民生活) ……

  2。史识指在史观指导下对历史资料的理解、对历史现象的辨识、对历史规律的感悟和对历史事件的认识等。

  包含历史概念和阶段特征等。

  史料的认识:历史研究以史料学为基本方法,是学科性质所导致的自然和必然的选择,因为只有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考证,才能对历史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所谓"言必有据",此之谓也。

  (搜集和考证史料即史料学乃是中国历史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或"本门功夫" )

  3.常见史料分类:

  从甲骨文到书籍--文献史料(包括史书 档案文书类;思想或学术著作;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遗留;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等) 文字的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

  洛阳铲下--实物史料(包括遗迹,遗址和遗物等) 考古学的发展弥补文献的不足,可以相互参证,更接近历史事实的真相

  从田野中来--口述史料((包括笔录、录音、录像等,多用于现代史的研究,少数近代史也可) 采用实地调查、采访回忆等方式,借由对尚在人世的当时人访问口述而获得对历史更直接深入的了解。图片和影像史料等。

  对待口述资料一定要慎重,应该尽量与文献史料、实物史料结合使用。(即二重证据法)

  一手史料与二手史料:一般来说,第一手史料是指原始资料,即历史事件等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的材料,特别是当事人和目击者提供的史料,直接反映了所研究对象的情况;第二手史料是指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转述,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

  一般来说,一手史料的史料价值较高,使用二手史料时需要更加小心谨慎。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的,文献史料中第二手的居多(除当事人的回忆等),而口述史料辗转相传,更需要仔细甄别。

  还要注意历史的跨学科研究,如地理学、文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统计学,包括自然科学都会给历史研究以很大帮助。

预约体验高中一对一精华课

扫码关注回复【中小学】免费领取

领取中小学全科资料和五年高考真题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小初高全科知识合集+暑假预习资料包

扫码下方二维码领取

更多>>
  • 07月23日-07月31日

    高三数学暑假班

    梳理三角形、立体几何等内容,总结常用做题方法

    价格 : ¥880元

    购买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