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练习题

2017-10-16 14:00:44来源:网络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0-14题。

  (a)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b)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c)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甲(煮、泡、冲、烫)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乙(听得、听见、细听、聆听)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d)从槐树叶底,朝东丙(漫、细、忙、点)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丁(仰、静、面、正)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e)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f)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10.给文中空缺处甲、乙、丙、丁选择恰当的词。

  甲处()乙处()丙处()丁处()

  【答案】甲处(泡)乙处(听得)丙处(细)丁处(静)

  11.b句中作者列举了五处饱含秋意的景观,但用笔极简,其原因是()

  A.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都为人所写过,作者要另辟蹊径,故而一笔带过。

  B.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不足表现作者的情感,仅以此衬托,故而用简笔。

  C.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一般人只是感觉得到却说不出来,故而一笔带过。

  【答案】B

  12.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来描绘清晨在院中见到的景象,读来亲切感人。这是因为作者把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答案】形音色个人的心情与故都的秋色

  13.d句中说:“自然而然地感觉到十分的秋意”,那么,e句中的评议是否多余?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多余。为了突出寂寞,孤独的冷落之感。

  14.作者在f句中要求在“牵牛花”下还需有“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作为“陪衬”,是因为()

  A.只有这样,才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秋天的气氛才会显得更加和谐。

  B.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更加体会到秋的意韵,理解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

  C.只有这样,才能显出牵牛花昂扬的生命力,借以比喻作者不息的追求

  【答案】B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节选)

  郁达夫(1935年4月)

  在四千余年古国的中国,散文的内容自然早已发达到了五花八门,无以复加,我们只须一翻开桐城派正宗的《古文辞类纂》[注]来看,曰论辨,曰序跋,曰奏议……一直到辞赋哀祭之类,它的内容①真富丽错综,活像一部二十四史零售的百货商店。这一部《古文辞类纂》所以风行二百余年,到现在还有人在那里感激涕零的理由,一半虽在它的材料的丰富,但一半也在它的分门别类,能以一个类名来决定内容②。但言为心声,人心不同又各如其面,想以外形的类似而来断定内容的全同,是等于医生以穿在外面的衣服而来推论人体的组织;我们不必引用近代修辞学的分类来与它对比,就有点觉得靠不住了。所以近代的选家就更进了一步,想依文章本体的内容③,来分类而辨体。于是乎近世论文章内容者,就又把散文分成了描写、叙事、说明、论理的四大部类;还有人想以实写、抒情、说理的三项来包括的。

  从文章的主体来看,当然是以后人分类方法为合理而简明;但有些散文,是既说理而又抒情,或再兼以描写记叙的,到这这时候,你若想把它们来分类合并,当然又觉得困难百出了,所以,我们来论散文的内容,就打算先避掉这分类细叙的方法。

  我以为一篇散文的最重要的内容,第一要寻这“散文的心”;照中国旧式的说法,就是一篇的作意,大约就是这“散文的心”了。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就是如何能把这心尽情地表现出来的最适当的排列与方法。到了这里,文字的新旧等工具问题,方始出现。

  中国古代的国体组织,社会因袭,以及宗族思想等等,都是先我们之生而存在一层固定的硬壳。这一层硬壳上的三大厚柱,叫作尊君、卫道与孝亲;经书所教的是如此,社会所重的亦如此,我们不说话不行事则已,若欲说话行事,就不能离反这三种教条,做文章的时候,自然更加严守着这些古圣昔贤的明训了。这些就是从秦汉以来的中国散文的内容,就是我的说的从前的“散文的心”。

  从前的散文的心是如此,从前的散文的体也是一样。行文必崇尚古雅,模范须取诸六经;不是前人用过的字,用过的句,绝对不能任意选作,甚至于之乎也者等一个虚字,也要用得确有出典,呜呼嗟夫等一声浩叹,也须古人吹过才能启口。此外的起承转合,伏句提句结句等种种法则,更加可以不必说了,一行违反,就不成文;你想,在这两种械梏之下,我们还写得了好的散文来么?

  [注]《古文辞类纂》:清代姚鼐编,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辞赋。

预约体验高中一对一精华课

本文关键字: 高一语文 高中语文

扫码关注回复【中小学】免费领取

领取中小学全科资料和五年高考真题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小初高全科知识合集+暑假预习资料包

扫码下方二维码领取

更多>>
  • 07月23日-07月31日

    高三数学暑假班

    梳理三角形、立体几何等内容,总结常用做题方法

    价格 : ¥880元

    购买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