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院校信息大全:北京电影学院简介

2015-12-03 15:50:08来源:网络

  学院是国家动画教育研究基地、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和中国儿童电影研究中心的挂牌单位。配合教学和艺术创新以及产业发展的需要,学院建有电影研究所、数字电影技术研究所、电影表演艺术研究所、中国动画艺术研究所、影视文化产业研究所、中日动画漫画研究中心和《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中国动画产业年报》以及《中国电影产业年报》编辑部等研究机构。2007年成为首家主持国家863项目的艺术院校。2003年-2006年,学院共获得学术成果奖64项(次);教师发表学术论文498篇(次);教师和学生申请和承担科研课题项目共计226项,各类科研经费总计549.4万元;课题研究完成后,撰写出版学术专著(教材)累计184部。2005—2009年度教师共申请承担科研课题项目1098项,各类科研经费总计926.8万元,撰写专著、译著284本,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译文831篇(次),获得省部级科研奖17项。

  学院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开放办学。1984年成为CILECT(国际电影电视高等院校联合会)的会员学校;1988年被选为理事学校。2002年当选为该组织亚太地区电影年会的执行主席。2008年11月,学院成功举办了“2008北京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大会”,来自全球48个国家的近百所成员院校的200多名院校长及代表出席了大会。我院先后与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近30所电影院校建立了电影专业教育、学术研究、教师互访与创作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关系。先后聘请了38名国内外的电影艺术家和电影教育、电影学术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为学院客座教授及兼职教授。学院每年还聘请数位外籍电影艺术家和电影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进行讲学和交流。学院派出大量教师“走出去”,与各个国家电影院校进行学术访问、专业交流,执行创作、教学合作项目,多次在国内外举办国际电影教育、创作、理论的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和发表论文。先后在近十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多所国外著名大学举办“北京电影学院学生电影作品展”,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电影院校学生合作拍摄纪录片、动画片。“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于2002年由学院教授、著名导演谢飞提倡并创办,至今已连续举办九届,得到世界各地影视院校学生和教师的高度评价和热情参与,每年都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影视院校参展,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作者光临影展,已成为在亚洲举办的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学生电影节;“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创立于2001年12月,至今已连续举办10届,是中国最具权威的青年原创动画作品展示和学术研讨交流活动,被称为中国动画短片的“奥斯卡”,参赛作品已从国内扩大到了国外,具有很大的国际影响力。我院的留学生教育是北京市评选出的,首都北京对外留学生教育、教学最有影响力的9所高等院校之一,并多次荣获北京市留学生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的称号。

  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我院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电影专门人才。其中有陈强、赵联、庞学勤、于洋、许还山、张天民、林汝为、林农、王炎、李文化、魏铎、沈杰、阿达、吴贻弓、丁荫楠、胡炳榴、陈家林、韦林玉、谢飞、郑洞天、张暖忻、王好为、黄蜀芹、广春兰、李前宽、颜学恕、滕文骥、郭宝昌、翟俊杰、韦廉、陈凯歌、田壮壮、吴子牛、张艺谋、黄建新、鲁晓威、尤小刚、顾长卫、张黎、侯咏、赵飞、王小列、肖锋、赵小丁、陶经、李少红、胡玫、陈国星、霍建起、尹力、冯小宁、何群、唐国强、寇振海、宋春丽、肖雄、张铁林、刘佳、周里京、方舒、张丰毅、谢园、沈丹萍、王志文、许晴、胡亚杰、蒋雯丽、徐静蕾、黄磊、赵薇、陈坤、何琳、黄晓明、张元、王小帅、贾樟柯、陆川、王全安、余男、柳云龙、袁立、黄渤、姚晨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和知名的电影艺术家及电影专业人士。他们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事业的中坚力量。学院各个届别和专业的学生,也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预约体验高中一对一精华课

本文关键字: 北京电影学院 大学简介

扫码关注回复【中小学】免费领取

领取中小学全科资料和五年高考真题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小初高全科知识合集+暑假预习资料包

扫码下方二维码领取

更多>>
  • 07月23日-07月31日

    高三数学暑假班

    梳理三角形、立体几何等内容,总结常用做题方法

    价格 : ¥880元

    购买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