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学原校长:贴近广大中小学实际需要的指导纲要

2017-10-30 10:26:24来源:教育部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实现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成为新课改的一大亮点。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基础教育改革进入全面深化的新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价值更加凸显,亟待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功能进行精准定位,对中小学不同学段进行统筹规划与布局。十多年来一大批学校在积极、主动地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创造了丰富鲜活的实施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需要梳理、提炼、升华,构建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活动课程理论。在这同时,还应该看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全国的实施情况并不乐观,还需要寻找破解发展瓶颈的思路和策略。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的发表可谓正当其时。

  一、《指导纲要》为课程实施提供了操作指南

  新课改以来,各地一批矢志于课改的学校都在不断地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天津中学也是其中之一。在十几年的探索历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遇到了数不清的困难和障碍,除了办学指导思想之外,在课程实施的路径、技术层面,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学科课程有固定的实施空间和课时,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开放性课程,如何开辟实施时间和空间?学科课程有课标、教材、教学计划,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如何因地制宜设计活动主题、规划学习内容?学科课程有基本的教学模式和程序,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活动性课程,如何安排设计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学科课程有以考试为主要手段的评价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体验性的课程,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经验获得、人格发展、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对学生这些方面的进步如何进行评价?学科课程有受过专业系统训练的固定师资,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师资培养尚未纳入大学的计划,如何在现有的师资队伍中建设指导教师队伍?学科课程有完善的管理机构、机制、制度,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何架构管理体系、制定管理规范?这些属于操作层面的问题都需要在实施过程中逐步解决。长期以来,活动课程不被重视,大家既无活动课程的意识,也无实践经验,成为制约活动课程实施的瓶颈,不少学校望而却步。

  《指导纲要》针对这些问题,给学校提供了操作指南。“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部分,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什么、为什么设置,引导实施者不仅知道做什么,怎样做,而且能够理解为什么这样做,避免就事论事。理论的引领,是提高操作水平不可或缺的要素。《指导纲要》大量篇幅在讲怎样做,学校长期以来困惑的上述问题都可以在《指导纲要》中寻找答案。如《指导纲要》提出了活动开展的四种基本方式: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分析提炼了每一种活动方式的关键要素,还具体推荐了152个活动主题,并对每一个推荐活动主题如何开展做了简要说明,供面广量大的学校参考。这就如同学科课程有了课程标准和教材。在课程管理等方面具体制定了考核与激励的机制,明确了支持体系与保障措施。对于改变长期以来做与不做放任自流的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根据《指导纲要》可以从容地跨过课程实施的门槛。

  二、《指导纲要》引导课程实施走向规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活动为载体,不能没有活动,但有了活动未必能够成为课程。构成课程的必要条件是在活动中融入课程要素,要素的缺失一定会削弱课程效果。某校组织学生在假期搞志愿者活动,开学交一张表,仅此而已,这就不叫课程。没有目标设计、内容选择、教师指导、评价,会使这项活动效果大打折扣。《指导纲要》从课程目标、内容、活动方式、教师指导、评价等构建了课程的基本框架,明确了每一个要素的基本要求,据此实施即可成为课程的样式。

  课程目标是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我们学校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初期,并没有预设目标。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化探索”研究中,我们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开始着手了目标设计。原以为写个目标很简单,但做起来并不容易。这是一项理论含量很高的工作,对基层学校而言确有一定的难度。《指导纲要》目标设计是一大亮点,其内容聚焦于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方面,既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政治方向,又回应了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挑战。四个方面的目标明确具体,结构严谨、表达精炼,内涵丰富,立意高远,充分地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独特功能。从小学、初中、高中形成递进式发展要求,实现了不同学段的衔接与统筹,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接,这样有高度、有深度的指导,为课程规范实施创造了必要条件。对照《指导纲要》,我们的目标设计还存在着碎片化的倾向。研读《指导纲要》后,方知我们距离课程化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差距使我们找到了新的目标,有了新的动力。

  三、《指导纲要》给学校留下了创造的空间

  《指导纲要》按照课程要素构建了课程实施的框架,给出了明确的方向与路径。但它毕竟是纲要,不可能对实施的细节开出面面俱到的药方。一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面向学生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确定活动主题。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不同地区学生生活情境千差万别。即使是同一地区,不同学生个体的生活背景也会存在着差异。学校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设计具体活动内容,依据本地区实际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二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生成性,学校需要创造性地引导生成。因此从国家层面只能对课程实施指出方向与路径。学校仍然需要在具体实施环节中进行创造。如选题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指导纲要》给出了大量的课题范例,如何使用?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提出了“三点预设”和“四题递进”的方式。“三点预设”即“看点”——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选择确定具体的考察和研究的对象;“联系点”——所考察和研究的对象与学科知识有什么联系;“教育点”——考察对象和活动对学生思想品德、个性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具有哪些价值。“四题递进”即按照“主题——专题——问题——课题”顺序进行选题。活动的主题和专题,主要根据天津市所能提供的教育资源和学生的兴趣需求确定。主题和专题由教师预设,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问题与课题由学生确定,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专题应该有较大的包容度,便于学生根据兴趣进行选择。在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考察时让学生发现问题,并由问题转换成研究课题。不仅在活动选题方面,在实施的各个环节,在管理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实施者进行个性化的创造,我们将看到,千万所学校在课程实施环节进行的大量的细节创造,会不断催生出丰富多彩的课程实施的样式。让课程实施的花园呈现出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景象。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学校提供的创造空间,正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魅力之所在。这样的创造不仅有益于活动课程的实施,会对学校的发展,教师的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的作用。人们常常说,改变了观念,树立了新的理念,课改才能实施。但我认为,恰恰是实践才能转变人们的观念。在创造性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过程中,会催生出新的理念和行为,这样的理念和行为又会迁移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指导纲要》开宗明义地指出“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育人方向。课程规划、实施、管理、保障体现了一线教师、干部、教研人员的统筹,课堂、校园、家庭、社会的统筹。与十六年前比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已经具备了更为有利的环境、机制与可操作性。《指导纲要》明确规定学校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与实施的主体。但学校是否履行主体责任仍需要校长和教师的课程自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仍然是拷问教育良知的课程。(天津市天津中学原校长 国赫孚)

48道题测出最适合你报考的大学专业 估分选大学

  高考复习必备资料

  历年高考真题及答案

  全国2017高考满分作文汇总

  历年高考作文汇总

  历年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考志愿填报必备工具:

  全国31省市2017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31省市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2006-2017)

  985大学名单及历年录取分数线

  211大学名单及历年录取分数线

  高考志愿填报:专业信息解读

  大学排行榜(校友会、武书连)


高中一轮复习资料大放送

本文关键字: 天津中学

扫码关注回复【中小学】免费领取

领取中小学全科资料和五年高考真题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小初高全科知识合集+暑假预习资料包

扫码下方二维码领取

更多>>
  • 07月23日-07月31日

    高三数学暑假班

    梳理三角形、立体几何等内容,总结常用做题方法

    价格 : ¥880元

    购买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