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讲解

2017-10-16 14:26:55来源:网络

  高一语文是高考的基础,掌握语文知识点将对高考复习起到重要作用,为方便同学们复习高一语文知识点,新东方在线高考网整理了《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讲解》,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3.秦伯说(同“悦”)

  4.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

  二、古今异义

  1.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2.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三、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A.以其无礼于晋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佚之狐言于郑伯

  2.省略句

  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B.()许君焦、瑕(省主语“晋惠公”)

  C.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以之)

  D.夜缒()而出(省宾语“烛之武”)

  E.(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省略主语)

  3.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四、词类活用(例句)

  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2.既东封郑(封,疆界。名作动,使…成为疆界;东,名作状,在东边)

  3.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4.且贰于楚也

  5.越国以鄙远(鄙—名词边邑,意动,把……当作边邑;远—远地,形作名)

  6.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7.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撤兵)

  8.不仁,不知(智),不武(仁—不符合仁道;智—不算明智;武—不是英武)

  9.臣之壮也(壮―壮年人)10.今老矣(老—老年人)

  11.邻之厚,君之薄也(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

  12.共其乏困(乏用—缺少的东西)13.君亦无所害(所害—害处)

  1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恩惠,好处)15.与郑人盟(盟—订(建)立同盟)

  16.唯君图之(图—计划、考虑)17.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五、一词多义:

  “之、夫、以、而、焉、其、若、说、辞、鄙、微”

  来源:新东方在线论坛

  以上是高中知识点资料,更多高中知识点请关注新东方在线高考网。


预约体验高中一对一精华课

本文关键字: 高一语文 高中语文

扫码关注回复【中小学】免费领取

领取中小学全科资料和五年高考真题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小初高全科知识合集+暑假预习资料包

扫码下方二维码领取

更多>>
  • 07月23日-07月31日

    高三数学暑假班

    梳理三角形、立体几何等内容,总结常用做题方法

    价格 : ¥880元

    购买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