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一语文知识点:解析《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016-12-23 13:22:44来源:网络

  语文知识点是高考的基础,掌握高一语文知识点将对高考复习起到重要作用,为方便同学们复习高一语文知识点,新东方在线高考网整理了高一语文知识点,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高一语文对很多学生来说不知道怎么学,找不到课文的重点内容,下面来看一下《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理解:

  1、文学常识:本文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标题是编译者加的。马克思(1818~1883)3月14日逝世,3月17日安葬于伦敦海格特公墓,这是恩格斯(1820~1883)在葬礼上用英语发表的讲话。

  2、积累词语:

  纷繁、芜杂、领域、肤浅、豁然开朗

  意识、诽谤、诅咒、嫉恨   

  1、悼词的特点(演说词中的一中)。

  2、词语的音形义。理解:

  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1、理解文章思路:本文从内容上看,是一篇议论文,重在说理。第一段记叙描写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第二段进行议论,是全文的纲。议论的要点是提出全文的论点──两个“对于”的介词结构,评价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第三~六段,承接前文第二个“对于”,论述马克思在革命实践方面的贡献,说明马克思是伟大的革命家。第九段是全文的结论,急事悼念,更是表达了一种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赞颂之情:马克思将与整个无产阶级事业并存。

  2、特点:

  ⑴以议论为主,与叙述、抒情完美结合。

  ⑵在论述上,逻辑非常严密。

  3、文中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4、破折号作用。    

  重要句段所反映出的思想内容。

  品味语言的意义,强烈的感情和作用。

  来源:新东方在线论坛

  以上是高一语文知识点资料,更多高一知识点请关注新东方在线高考网。

预约体验高中一对一精华课

扫码关注回复【中小学】免费领取

领取中小学全科资料和五年高考真题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小初高全科知识合集+暑假预习资料包

扫码下方二维码领取

更多>>
  • 07月23日-07月31日

    高三数学暑假班

    梳理三角形、立体几何等内容,总结常用做题方法

    价格 : ¥880元

    购买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