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一语文寒假作业及参考答案(9)

2016-02-19 11:29:40来源:网络

  2016寒假快结束了,同学们的寒假作业是否已经做完。以下是新东方在线高考网小编整理的《2016年高一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仅供同学们参考。

  点击下载2016年高一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山东省2016年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0《语文》必修一、二、三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峥(zhēng)嵘 揕(zhèn)刺 火钵(bō) 力能扛(ɡānɡ)鼎

  B.阙(què)秦 巷(hàng)道 瞋(chēn)目 忸怩(ní)不安

  C.颓圮(pǐ) 遒(qiú)劲 夫(fū)晋 星辉斑斓(lán)

  D.氾(fán)南 长篙(gāo) 团箕(jī ) 叱咤(chà)风云

  2.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斑驳 朗照 弥望 没精打彩

  B.风致 点缀 和谐 迷迷糊糊

  C.公寓 卢沟桥 责无旁代 烽烟四起

  D.安顿 槃石 放荡不羁 当仁不让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文学翻译家。1929年4月,他所作的《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等。

  B.古代音乐分为宫、商、角、徴、羽五音,又有变徴、变羽,合称七音,变徴是徴音变调,声调激愤。

  C.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长沙》是长调。 “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名,它规定这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与这首词的内容有关。

  D.《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体史书,《战国策》又名《国策》《国事》《事语》《长书》等,由西汉刘向整理编辑。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对于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多加指导,还要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以使他们尽快地成长起来。

  B.从去年至今,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各种“宝字号”货币基金理财产品,在金融市场快速崛起,而对于这类产品的合理性、合法性以及利弊,学界的争论可谓是沸反盈天。

  C.面对世俗或传统,年轻人决不会畏葸不前。敢于挑战,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另辟蹊径,敢于否定前人,本来就是年轻人应具的特点。

  D.马航失联客机的搜寻工作已进行了30多天,随着疑似MH370客机黑匣子脉冲信号的发现,使搜寻工作透出了曙光,但由于发现区域海面及海底情况十分复杂,搜寻难度无法想象,但参与搜寻的各方都表示要做出锲而不舍的努力。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电子商务是指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因具有节省交易时间和空间,提高交易效率的特点,它深受工作忙碌的上班族所欢迎。

  B.鉴于巴黎遭受恐怖袭击和目前外国恐怖分子对美国本土安全造成的威胁,美国政府计划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恐怖袭击事件的不再发生。

  C.针对几乎每年春运都会出现的“一票难求”,百度、360.携程等APP抢票神器可谓“各显神通”,一键式刷票抢票,让用户即使处于离线状态,依旧可以在云端抢票。

  D.贵州盲人女教师刘芳无时无刻不心系学生,凭借着超人的毅力,教书,写书、救助贫困儿童,被人称作“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

  二、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长期以来,学术界研究孔子,把《论语》视作唯一信得过的依据;并在有意无意之间把它当成了孔子乃至孔门思想的全面记录。而没有注意到《论语》编纂也是有重点的,也要遵循不与“六艺”“六经”重复的基本原则,遵循著书立说的一般规律。这就导致人们对《论语》产生误解。例如,现代所有的《论语》普及本,都把孔门所谓的“士”译作“读书人”,不少教育史论著认为孔门的教育内容只有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并以前者为重心。

  其实,春秋时代还没有常备军,官制文武不分职。各级官吏平日以理治民,农闲时节教民备战,战时出为带兵的将领。与此相应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也是文武兼备的。其中“射”是射箭,“御”是驾驭战车,即使平时演练也有“五射”“五御”等极为繁难的要求,属于早已规范化了的系统的军事教育科目。以历史的眼光看射、御,其专业化程度并不亚于现代射击与驾驶战车技术。借用现代术语来说:射、御这两项武艺,是每个受教育者必修的基础课,而不是可学可不学的选修课。

  至于孔子所办的私学,既然教育目的仍然是培养修己治人的“君子”,那就不能不受官学教育传统的影响,不能不以传统“六艺”为弟子必修的基础课;更不能不受当时社会需要的制约,致力于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才。不然的话,孔门弟子从政以后,怎么能够适应当时社会的实际需要?孔子私学还会有什么吸引力?

  关于孔门的武艺传授,《礼记·射义》中有颇为生动具体的记述。从孔子带领弟子在“矍相之圃”演习“乡射礼”的情况来看,孔门射艺教学既有孔子亲自示范,又有对要领的口头讲解,还十分重视将德育贯穿其间。孔子做射箭示范时“观者如堵墙”,可见其射艺之精湛。至于孔子驾驭战车的技艺,《论语·子罕》中也有反映:达巷党人叹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即谓之学而不专、缺乏强项。孔子知道了,便与门下弟子商议,拟在射、御二艺中选一艺来展示所长。这说明在孔子及其同时代人的心目中,所谓的“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传统的“六艺”之学。孔子经过比较权衡,选定以“执御”来展示专长,可见其御艺亦相当娴熟,可能更优于射艺。由此窥测孔门之御艺传授及弟子驾驭战车的水平,应当也不会比射艺差。以往论者多将“御”混同于一般的赶马车。其实,赶马车称“仆”,如《论语·子路》中有“子适卫,冉有仆”;驾驭战车才称“御”,如《诗经·车攻》中有“徒御不惊”。特别是当“射”“御”并举时,“御”绝不可以混同于“仆”,而只能是指“六艺”中的这项武艺。

  6.下列对“六艺”的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六艺”在本文中主要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能。

  B.在孔子时代,“六艺”中的“射” “御”是受教育者必须学习的科目。

  C.“六艺”教育体现文武兼备的原则,是由当时特定的历史和社会条件决定的。

  D.“射”“御”被孔门重视,正源于孔门对社会需要的顺应和对教育传统的继承。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认为孔门教育内容只有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是人们误解《论语》的典型表现。

  B.不懂《论语》编纂有其重点,是学术界研究孔子只取信《论语》的重要原因。

  C.《论语》不与“六艺”“六经”重复的事实,是遵循著书立说的一般规律的结果。

  D.从重视“射”“御”的程度看,当时官学的教育内容主要为军事,孔门也不例外。

  8.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孔子时代各级官吏平日以理治民,农闲时节教民备战,战时出为带兵之将领,这与当时“三育”并举息息相关。

  B.孔子的射艺御艺都很精湛,孔门关于射艺御艺的教学方法也灵活多样,能更好地顺应当时社会的需要。

  C.孔子教育因为要扭转“博学而无所成名”的被动局面,所以加大了对生员“射”“御”技能的强度训练。

  D.《诗经·车攻》中“徒御不惊”中的“御”也绝不可能混同于“仆”,因为“御”是驾驭战车的专称。

预约体验高中一对一精华课

扫码关注回复【中小学】免费领取

领取中小学全科资料和五年高考真题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小初高全科知识合集+暑假预习资料包

扫码下方二维码领取

更多>>
  • 07月23日-07月31日

    高三数学暑假班

    梳理三角形、立体几何等内容,总结常用做题方法

    价格 : ¥880元

    购买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