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物理解题方法指导汇总

2016-02-02 14:41:26来源:网络

  2016高考正在紧张的复习阶段,为方便考生们更好的复习,新东方在线高考网小编整理了《2016高考物理解题方法指导》,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点击下载2016高考物理解题方法指导(word版)

  物理题解常用的两种方法:

  分析法的特点是从待求量出发,追寻待求量公式中每一个量的表达式,(当然结合题目所给的已知量追寻),直至求出未知量。这样一种思维方式“目标明确”,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应当熟练掌握。

  综合法,就是“集零为整”的思维方法,它是将各个局部(简单的部分)的关系明确以后,将各局部综合在一起,以得整体的解决。

  综合法的特点是从已知量入手,将各已知量联系到的量(据题目所给条件寻找)综合在一起。

  实际上“分析法”和“综合法”是密不可分的,分析的目的是综合,综合应以分析为基础,二者相辅相成。

  正确解答物理题应遵循一定的步骤

  第一步:看懂题。所谓看懂题是指该题中所叙述的现象是否明白?不可能都不明白,不懂之处是哪?哪个关键之处不懂?这就要集中思考“难点”,注意挖掘“隐含条件。”要养成这样一个习惯:不懂题,就不要动手解题。

  若习题涉及的现象复杂,对象很多,须用的规律较多,关系复杂且隐蔽,这时就应当将习题“化整为零”,将习题化成几个过程,就每一过程进行分析。

  第二步:在看懂题的基础上,就每一过程写出该过程应遵循的规律,而后对各个过程组成的方程组求解。

  第三步:对习题的答案进行讨论.讨论不仅可以检验答案是否合理,还能使读者获得进一步的认识,扩大知识面。

  一、静力学问题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1.确定研究对象:并将“对象”隔离出来-。必要时应转换研究对象。这种转换,一种情况是换为另一物体,一种情况是包括原“对象”只是扩大范围,将另一物体包括进来。

  2.分析“对象”受到的外力,而且分析“原始力”,不要边分析,边处理力。以受力图表示。

  3.根据情况处理力,或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用三角形法则,或用正交分解法则,提高力合成、分解的目的性,减少盲目性。

  4.对于平衡问题,应用平衡条件∑F=0,∑M=0,列方程求解,而后讨论。

  5.对于平衡态变化时,各力变化问题,可采用解析法或图解法进行研究。

  静力学习题可以分为三类:

  ① 力的合成和分解规律的运用。

  ② 共点力的平衡及变化。

  ③ 固定转动轴的物体平衡及变化。

  认识物体的平衡及平衡条件

  对于质点而言,若该质点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即加速度 为零,则称为平衡,欲使质点平衡须有∑F=0。若将各力正交分解则有:∑FX=0,∑FY=0 。

  对于刚体而言,平衡意味着,没有平动加速度即 =0,也没有转动加速度即 =0(静止或匀逮转动),此时应有:∑F=0,∑M=0。

  这里应该指出的是物体在三个力(非平行力)作用下平衡时,据∑F=0可以引伸得出以下结论:

  ① 三个力必共点。

  ② 这三个力矢量组成封闭三角形。

  ③ 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定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

(来源:新东方在线论坛)

  以上是新东方在线高考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备考资料,更多高考语文高考数学高考英语高考理综高考文综高考真题高考模拟满分作文高考分数线高考招生简章及招生计划全国大学排名专业信息解读等最新高考信息,请关注新东方在线高考网)。

高中一轮复习资料大放送

扫码关注回复【中小学】免费领取

领取中小学全科资料和五年高考真题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小初高全科知识合集+暑假预习资料包

扫码下方二维码领取

更多>>
  • 07月23日-07月31日

    高三数学暑假班

    梳理三角形、立体几何等内容,总结常用做题方法

    价格 : ¥880元

    购买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资料